张绪俊,中学一级教师,香港天线宝宝资料中心政治教研组组长、安顺市高中学科带头人团队成员,2005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哲学专业。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先后获省级论文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市级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教学评比市级一等奖一次,送课到县两次,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级和优秀团支部,2019年、2020年先后获校级优秀班主任、安顺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和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表彰(学科奖)。
遵教诲 学楷模 促转变 达提升
——参加转变师德师风和提升教学能力专项行动心得体会
政治教研组 张绪俊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和班主任,无论是在自身的课堂教学或是德育工作中,思政工作都尤为突出和重要,我铭记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谆谆教诲。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自己在思想政治教学和班主任德育生涯的行动指南,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武装自己。
本次参加转变师德师风和提升教学能力专项行动中,我又一遍遍思考、研读总书记对思政教师的24字教诲,结合本次专项行动,我在思考二者的关系,也在思考师德师风与提升教学能力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名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我想于我自己而言,首先是政治思想、职业情怀、责任操守、教育初心、育人使命的坚定,才会有思维新、视野广、业务精、善学习、善创新、善科研的精进,才会成就自己一名好老师。
于漪老师,一位用一辈子的激情诠释教师使命的教书育人者,91年,用68年“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践行着“让生命与使命的铮铮誓言,使其课堂充满生命力”。反观身边乃至自己,甚是羞愧,当依旧壮年,只因从教十来余年,就敢以老教师自居,对于正常工作安排推三阻四,或是“让年轻人来吧,我们一大把年纪了”。慢慢失去了对教师职业的激情,忘却了自己当初选择人民教师的初心和誓言,懈怠、消极、抱怨,甚至颓废。于老师说:“庸医杀人不用刀,教师教学出了错,就像庸医一样,是在误人子弟”。亦有古语: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试想,一个对自己职业没有激情乃至充满懈怠、消极、抱怨,甚至颓废的老师,如何青少年一代“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师者,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言行态度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德是教师成败前提和评价老师的首要标准,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师德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不是观察,更是我自身职业成长的内驱动力。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两位老师的事迹,不仅只是学习,也重新唤醒我对教育的初心和铮铮誓言——教育就是要给学生及学生背后的家庭带来幸福,也要使作为教师的我感到幸福。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作为教师的生涯不可能是坦途,但只要心中有学生,就有幸福。也只有拥有这种幸福才能化为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在“四新”背景下,学习新教材怎么用、新课程怎么教、新高考怎么考、新评价怎么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并将学习运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改用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总结:当我把生命和学生的前途命运和幸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永远有力量,我就可以永远年轻,永远充满豪情壮志。在师德师风的坚守里,在教学能力的提升上,只有永远年轻,才不负“师者”的美誉,才不负党和人民的期盼。